玉蟾園園區內種植三百餘棵肚臍樹,占地約一甲半,園區內因不灑農藥的關係,一年大約要全面砍草5到6次,全程皆使用後背式割草機,每次砍草約三全天左右,非常消耗人力和時間。
經由網路推薦,我們發現了「苕(ㄊㄧㄠˊ)子」這個作物,資料顯示:苕子俗名野碗豆,適合較涼冷的氣候,約在10月左右適合播種,苕子具有良好的覆蓋率,可以減緩雜草生長,匍匐向外生長不怕攀藤果樹,於是我們向農改行買了10包苕子種子來試種,1公斤的苕子約可以灑一分地。
試種的初期,我們用大規模亂撒的方式,發現成效不彰,有些種子會被昆蟲或螞蟻搬走,但最主要的是因為當初剛砍完雜草時沒有馬上撒,部分雜草已經搶先生長,所以把苕子的光照擋住,影響發育,種植兩三個禮拜後沒有明顯成效。
之後我們採用先育苗,後栽種的方式,且栽種時先雜草徹底清除(連根),試種的結果還算不錯,苕子初幾天生長進度就已經超過了第一次試種兩個禮拜,雖然在拔草的過程比較辛苦,但能確保苕子生長成功,也無所謂了。目前進度還算不錯,苕子長到一定的高度會下垂,不斷線外擴張,目前就靜待發展~
附上苕子詳細介紹:請點我
留言跟我們互動吧